11月7日,2017年全國管道物料輸送技術專業委員會九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交流會在青島召開,該會議由軟控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全國管道物料輸送技術專委會榮譽理事陳宏勛,軟控股份副總裁龍進軍,軟控股份研究院院長、專委會理事長張斌以及學會榮譽理事、行業專家、各企業代表、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等參加了當天的會議。
軟控副總裁龍進軍在致辭中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公司未成立時,軟控的創業者就聚焦橡膠輪胎行業,開始了對物料的氣力輸送技術和相關產品的研究。經過多年沉淀,軟控不僅在物料輸送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在橡膠輪胎行業智能制造、軟件開發、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也積累了經驗教訓。軟控期望能與學會的各位專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的合作交流,為我國管道物料輸送技術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專委會理事長張斌對新加入學會的新疆大學和上海驥騰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為會員單位頒發證書。
專委會秘書長李路波從管道學會會員單位主營業務一覽表的制作、學會成員的加入、技術研討、展會組織等方面進行了2017年的工作總結,并宣布了學會的分組,全國管道物料輸送專委會將分為學術培訓組、技術咨詢組、國際合作組、組織建設組、(年度)專題組。
會上,專委會理事長張斌做了全國管道物料輸送專委會2018年工作規劃,他提出本屆理事會將以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三步走”為工作指導方針:走出去要全面、走進去要深度、走上去要高度。要依據“三步走”指導方針,在日常管理和正常的學術交流外,每年度確定一個工作主題,圍繞主題策劃重點活動,促進學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讓大家在學會中通過互相學習、集體學習有更大的收獲。
在學術交流會環節,共有七位專家、企業代表發表了主題演講。會上,大家積極提問,進行了思維的碰撞,與會嘉賓紛紛表示了解到了很多新信息,收獲滿滿。
日本九州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富田侑嗣作了《氣力輸送研究中的附加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的主題演講,重點講解了小波變換及傅里葉變換,給大家理順了其在氣力輸送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仁湖演講主題是《管道輸送的前沿與新技術》。他認為,氣力輸送的新技術在于對其基本技術的充分認識及應用,第一要基于物料的料性,進行系統設計,而系統設計的核心在管道;第二要給予物料的料性,進行零部件的選擇;第三要積于物料的料性,進行操作工藝的確定。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能源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龔欣教授進行《粉體密相氣力輸送的基礎研究及其工業應用》的主題演講。她講到,氣流床粉煤氣化工藝涉及到煤粉的儲存、給料、輸送等單元操作,這些都與煤粉的流動性密切相關。粉體流動性可以通過借助某個判據實現對粉體流動性的表征、建立粉體流動性多元表征框架、建立顆粒系統多尺度力學模型三個階段進行分析。
東北大學工業爆炸及防護研究所所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專家鐘圣俊進行《氣力輸送系統粉塵防爆防護的最新研究》的主題演講。他講到,不同的氣力輸送方式,爆炸風險也隨之不同,通過跨接與接地、防止料堆放電、軟連接、集裝袋等靜電防護措施與爆炸隔離措施、爆炸泄壓措施進行爆炸防護,可有效保證可燃粉塵氣力輸送。
西門子PLM高級專家、資深多流體模型仿真專家曾富進行《CFD在顆粒流輸運中的應用》主題演講。他講到,顆粒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食物顆粒、膠囊、泥漿等。通過EMP、LMP、DEM等方法可以對顆粒多相流進行模擬,從而更好的了解現象、加快設計過程、對設備操作性問題進行診斷等。
專委會理事長張斌進行《智能制造的認知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他講到,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它包括數字化、網絡化、自組織、自動化等要素。智能制造最重要的是要將客戶納入其中,以客戶為中心,做好數字設計、輪廓用戶、靜備資產、運動資產、管理項圈資源管理,核心中間體是數字工廠,共同支撐智能制造的價值。
南京翔瑞粉體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姝進行《CtoM商業模式在粉體工程領域的應用前景》的主題演講。她舉例,紅領集團通過創新,對客戶個性化的需求進行模塊化的設計組合,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通過推廣模式進行盈利。她認為企業應該不斷進行模式創新,尋找更適合企業的贏利點,否則很快就會被取代。
最后,榮譽理事陳宏勛對此次交流會給予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此次交流會議為參會人員帶來了新思想、新技術、新產品。在十九大剛剛結束這個節點,大家要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為我國的管道物料輸送技術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